中药熏洗足浴治疗糖尿病足47例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18
2025-06-07
“预”见秋天 健康“童”行 淮滨县第二幼儿园开展秋季传染病预防宣传活动
秋季气温变化无常,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加强秋季传染病防控意识,提高预防能力,呵护幼儿健康,淮滨县第二幼儿园开展了"‘预’见秋天,健康‘童’行"秋季传染病预防宣传活动。
秋季传染病知识培训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秋季是各类传染病的高发时节,为提高教师对预防秋季传染病工作的认识,普及防治知识,科学有效地对幼儿进行传染病防控,淮滨县第二幼儿园干2024年10月14日开展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
培训中,保健医针对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症状、预防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进一步增强了教职工传染病防范意识,严格把好卫生保健工作。
培训结束后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健康教育测试"。本次测试“预”见秋天 健康“童”行 淮滨县第二幼儿园开展秋季传染病预防宣传活动,以幼儿园保育工作应知应会的理论素质为考试内容,从常规工作出发,主要围绕卫生保健工作规范、卫生与消毒、传染病预防以及处理措施等几方面进行测试。
防传染病小课堂
为了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秋季常见传染病,加强防范意识,做好防控措施,为幼儿的健康保驾护航。各班教师通过教育活动腮腺炎接种过一次还用接种吗,向幼儿讲解了各种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鼓励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效提高幼儿的防护意识。
防传染病知识宣传
各班老师通过发放宣传单,引起家长对秋季传染病的重视,帮助幼儿和家长了解秋季传染病的常见症状和预防方法。家园合作为幼儿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防传染病小贴士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力强。
主要症状
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及呼吸道炎症,咳嗽,咽痛等。
预防措施
1.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注意保暖。
2.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3.多饮水、多吃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C。
4.注意通风腮腺炎接种过一次还用接种吗,居家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三次,每次半小时以上。
5.尽量避免幼儿出入公共场所。
6.注意幼儿个人卫生,要勤洗手。
诺如病毒性肠胃炎
诺如病毒性肠胃炎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
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所有人群均易感染。
传播途径
1.食用或饮用受病毒感染的食物或水。
2.接触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
3.经带病毒的呕吐喷沫传播。
4.污染的手、物体和用具。
预防措施
1.注意孩子的卫生,监督孩子勤洗手。
2.不给孩子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
3.父母要减少外出参与大型活动,杜绝传染渠道,不把病毒带给孩子。
4.孩子一旦不舒服腮腺炎接种过一次还用接种吗,立刻就诊,减少病毒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主要症状
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传播途径
1.密切接触传播。
2.呼吸道飞沫传播。
3.进食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也会感染。
预防措施
1.外出回到家,第一件事一定是先洗手“预”见秋天 健康“童”行 淮滨县第二幼儿园开展秋季传染病预防宣传活动,尤其是成人,虽然不易感染手足口病毒,但可能是病毒携带者,回到家一定要洗完手才能接触孩子。切记,千万不要跟小朋友嘴对嘴亲亲哦,这样非常容易传染病毒。
2.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3.对小朋友经常接触的毛巾、水杯、玩具等也要经常清洗、晾晒、消毒。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世界范围内的流行性传染性眼病,为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
主要症状
俗称"红眼病",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常造成大范围爆发流行。
传播途径
多发于夏秋季,传染途径多为污染的毛巾、洗脸盆、手指或其他用具等。
预防措施
1.注意手部清洁。
2.不用手、尤其是脏手揉眼睛。
3.个人的毛巾与脸盆应单用,避免共用、混用毛巾和脸盆。
4.有条件可以对毛巾煮沸消毒,但不能使用酒精消毒剂,应使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健之素、漂白粉、次氯酸钠等。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春秋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主要症状
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预防措施
1.接种腮腺炎疫苗。
2.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
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结核分枝杆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肺结核是结核病传染的主要类型。
主要症状
肺结核常见症状是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其他常见症状还有低烧、夜间盗汗、午后发热、胸痛、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咳嗽咳痰两周或痰中带血可能得了肺结核,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传播途径
1. 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形成的飞沫,肺结核病人的痰干燥后附在尘埃上,随风传播。
2. 肺结核病人食用过的食物或用过的餐具,如未经消毒,则可能成为传染源。
3. 患结核病的孕妇通过血液向胎儿供应营养物质的同时,潜入血液的结核病菌也一起进入胎儿体内。
预防措施
1.管理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4.加强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