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经济日报:猴年台湾金融业O2O跨境支付业务爆发?

发布号 4 2025-07-06 17:10:55

台湾《经济日报》在2月14日刊登了一篇报道,其核心内容大致是:

猴年标志着台湾地区金融界O2O跨境支付领域的迅猛发展,不仅原有的信用卡收款服务持续进行,年末更是引入了新的扫码支付功能,这一举措预示着行业将迈入竞争激烈的战国时期。

截至一月底,元大、玉山、华南以及第一四家银行已经与支付宝微信支付携手,共同推出了扫码支付服务。与此同时,台新银行,这家在消金业务上颇有建树的银行,正蓄势待发,预计其将引领国有银行进军每年高达600亿元的陆客市场商机。

大陆游客赴台旅游促进了酒店、餐饮、交通和娱乐等多个领域的消费需求,以往支付方式要么是现金支付,要么主要依赖银联卡刷卡。在电子支付机构管理条例,即第三方支付专法颁布并开启跨境支付市场之际,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蚂蚁金服推出的支付宝,以及腾讯旗下的财付通推出的微信支付,纷纷进军台湾市场。对于来台消费的陆客而言,他们拥有了更多“跨境扫码支付”的选项。只需通过支付宝或微信平台App扫描商家的QR Code,便能够轻松完成支付。这种跨境扫码支付方式,为我国银行业开辟了一条新的盈利途径。

目前已有四家银行涉足跨境支付扫描服务,玉山和元大两家银行已与支付宝达成合作,而第一银行和华南银行则选择了微信支付作为合作伙伴。台新银行已获得金管会的批准,有望与支付宝携手,成为第五家推出此项服务的银行;此外,兆丰银行在去年年底也与财付通签订了合作备忘录,为将来开办此项服务做好了铺垫。

目前看来,公股银行选微信支付,民股银行站在支付宝这边。

为了抓住吸引大陆游客来台进行跨境扫码支付的商机,各家银行竞相加快上线速度,彼此间争相比较,不仅看谁能够更快地推出服务,而且还比拼合作商家的覆盖范围,如今商家已经涵盖了餐饮、服装、住宿、交通、娱乐等多个产业领域。

支付宝与微信支付在台岛攻城掠地的速度真快嘿。

2015年10月27日,蚂蚁金融服务集团对外公布,从2015年的第四季度起,支付宝将正式踏入台湾市场,开展跨境O2O业务,届时支付宝的用户便能在台湾地区直接使用支付宝进行消费。

台岛玉山银行是首个与支付宝携手推出此项服务的银行。该行曾表示,年底前,全台湾将有超过3000家实体店铺支持支付宝的“扫码支付”功能。玉山银行在电子商务支付领域布局积极,已设立5家跨境支付机构,成为台岛首家获得兼营电子支付机构许可的金融机构,并且抢先与支付宝合作开展跨境支付业务。

据传,玉山银行与支付宝的这项合作已持续整整一年。该服务归属于玉山银行的两岸支付通业务范畴。

大陆游客使用这项服务无需支付任何费用,玉山银行将向商家收取交易服务费,具体费率尚未确定,但预计将低于中国银联的标准。据玉山银行相关人士透露,他们特别指出,商家无需担忧汇率波动的风险,商家收取新台币,玉山银行与支付宝将负责处理汇率差异,最终在游客的支付宝账户中扣除相应的人民币金额。

支付宝作为首家得到台湾当局批准,与银行机构携手推出“扫码支付”功能的第三方支付服务商,其步伐甚至超越了台湾本土的第三方支付企业——要知道,台湾仅在去年5月出台了《电子支付机构管理规范》。

在支付宝宣布即将进军台湾市场的消息传开后,台湾地区的科技和金融领域均感受到了强烈的震动。一些媒体刊发了《六问支付宝入台影响几何?台币面临被边缘化、本土电商面临全面压制》的文章,文中指出:

咨询:支付宝在台湾地区推广,是否会引起对台币地位可能被取代的担忧?这对台湾地区的产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台币被替代的风险相当高,尽管发生的可能性极小。我个人认为,电商和第三方支付服务商所遭遇的困境,其严重程度比台币被替代的情况更为严峻。对于后者,尚有政策支持作为挽救手段,然而前者则需政府采取相应措施来遏制大陆企业的恶性竞争。然而,当前政府的……嗯,大家心里都有数。

台湾本土电商面临的顶点困境尚未完全暴露,然而在短短数月间,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已将台湾的跨境扫码支付市场推向了激烈的战国局面。

有台岛人在Facebook上留言评论道:

微信支付与支付宝在跨境支付领域脱颖而出,成为真正的赢家,而台湾的银行业却陷入了相互竞争的泥潭,宛如争斗不休的神话人物。这一切,都要归因于:政府对网络产业发展的政策关注不足,以及金管会的过度保守态度。微信支付与支付宝的崛起并非源自传统银行业的根基,它们的迅速成长是得益于开放的跨行业竞争环境。

新的立法机构和执法部门,理应展现出更加负责任的精神风貌。若一味等待全球皆无问题,恐怕将错失良机。如此一来,朝政根基动摇,这也难怪吴三桂会心生异志。

展望未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将伴随我国大陆游客遍布世界的脚步,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预计不久的将来,中国游客在海外旅游时,首选的支付工具或许不再是银联卡,甚至可能不是信用卡呢。

点击下方展示的图片,即可深入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这场微信与支付宝之间的红包争夺战愈演愈烈,腾讯积极进攻,而阿里则及时填补了空缺。

台湾经济日报:猴年台湾金融业O2O跨境支付业务爆发?

上一篇:字母数字火星文玩法多样,小图标转换繁体字超有趣
下一篇:佣金宝客户端:国金与腾讯合作的精品,2.0版更新亮点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