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海口多家门店:电动车魔改盛行,电池销售乱象丛生
6
2025-07-06
近期,X媒体的记者在北京的电动车销售区域进行了实地探访,观察到不少店铺出于追求高额利润和提升顾客满意度,擅自对电动自行车进行了改装。这一情况由新京报的社会新闻部负责报道。
全文5440字 阅读约11分钟
近期,新京报的记者在北京的电动车销售区域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不少店铺涉嫌进行非法车辆改装。在十里河周边的6家店铺中,有4家提供此类服务,其中包括了诸如爱玛、绿源、新日等知名电动车品牌的门店。
自2019年4月起施行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明确指出,电动自行车的行驶速度上限设定为25公里每小时,同时要求其蓄电池的标称电压不得高于48伏特。
记者经过调查了解到,为了迎合部分车主对续航里程和驾驶速度的需求,一些车店擅自向车主提供超标准电池改装以及解除速度限制等服务。
众多车行热衷于开展改装业务,记者在走访过程中观察到,不少车主正将爱车送至店内进行改装。原本仅能搭载48伏电池的电动车,经过线路改造后,换装成了60伏甚至72伏的超额电池。更有甚者,不惜花费万元巨资,安装两块超标电池交替使用,从而将续航里程从原先的几十公里提升至370公里。调速功能应用广泛,当车辆限速为25公里每小时时,该速度可被调整为60公里每小时。在销售过程中,销售人员会直接向消费者告知:“购买车辆即可享受免费速度升级服务。”
在挑选改装车辆的车主群体中,一部分人是为了方便出行或是日常上下班,而另一部分则是以此为业,以改装车辆为生。然而,那些提供改装服务的商家对于改装背后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似乎并不在意,他们宣称“不会有问题发生,而且也不会有人来检查”。
北京东城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一处副处长黄维方向新京报记者透露,经过非法改装的电动车存在严重的安全风险。对电动车电池的电流和电压进行调整,极有可能导致火灾事故,而且这类事故并不罕见。
自今年五月起,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便在全市范围内展开了为期半年的专项整治活动,旨在打击非法改装和销售不合格电动车及其蓄电池。至七月,该局已对45起电动车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并查扣了61辆非法电动自行车,同时处以近五十万元的罚款。
8月20日,在北京市十里河区域的爱玛电动车专卖店,店员向记者展示了一款电动车,并表示该车型具备解除速度限制的功能,能够将骑行速度调整至每小时40公里。图片由新京报记者刘瑞明拍摄。
多家品牌店收费加装超标电池,有人花万元48V改成72V
近期,新京报的记者走访了众多电动车销售点,发现不少店铺擅自开展了改装业务。特别是在东三环南路十里河区域,就有四家店铺提供付费改装服务,其中私自增加电池的现象尤为常见。
在绿源电动车专卖店,记者询问是否有配备大容量电池的车型。店员随即向记者展示了一款纯白色的绿源电动车,并解释道:“该车型的电池标准配置为48V,但支持升级至60V60Ah的电池。如需更换,我们也可提供铅酸电池,这样续航能力可提升至80公里,只需稍作改装即可。”
8月20日的下午时分,哈啰电动车店铺的员工向两位顾客推荐了“格林豪泰”品牌的电动车。他们提到,这款电动车销量颇佳,具备上牌资格,完全符合最新的国家标准。其续航里程可达160公里,售价为2200元。
该产品所附合格证上明确标示,该车由无锡超爵格泰车业有限公司生产,其最高行驶速度为25公里每小时,设计电压为48伏特,配备的蓄电池型号为48V16Ah。证书上还特别指出,该产品已通过相关检验,完全符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
店外,一位修车师傅正在对一辆与店内展示的同款电动车进行维修。记者实地观察发现,该电动车的结构已发生了一些变化。
拆开后座,暴露出连接电池的导线。此处原本是一根橙色的导线,工作人员在此处新增了一根黑色导线和接口,并用胶带将这两条导线固定。据店员透露,这根黑色导线连接着车辆的控制器,经过改造的线头和保险丝,使得车辆能够使用超出标准的电池,例如,原本的48V电池可以被替换为60V或72V的电池。
车主表示,他期望电动车的动力强劲、续航里程长,然而现配的电池无法满足他的要求,于是他来到店内进行了改装。“我们将车辆的电源线进行了更换,将原本的48伏电池升级为60伏的。”
电动车的电池类型通常有两种,即铅酸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体积较为庞大,导致电动车在日常使用中必须依赖充电桩进行充电。相对而言,锂离子电池则更为轻便,用户可以将其从电动车上拆卸下来独立充电,且更换电池的过程也更为简便,因此,那些电动车使用频率较高的车主往往更偏爱锂离子电池。
哈啰电动车店内的员工表示,为了迎合车主们的需求,他们能够对电源线接口进行更换,将铅酸电池车型改装成锂电池车型,而且这样的改装服务仅需收取60元的费用。
8月20日的午后,一位骑手驾驶电动自行车至店铺寻求维修服务。其电动车的脚踏板上放置着一个银色的铁质箱子,该箱子已被铁链牢固锁定,箱内藏有一块电动电池。
这位骑手向记者透露,他对电动车进行了改装,额外加装了两块外接电池,型号均为72V70Ah,一块安装在脚踏板上,另一块则置于后座。“所有的改装工作都是在这家店里完成的。单块电池的价格为4800元,两块共计9600元。加上车架的费用,总共花费超过了一万元。”
他表示,在递送快递的过程中,有时单次行程需跨越二三十公里的距离,常规电池的续航能力不足,因此不得不额外加装电池,经过改装的车辆续航能力可提升至370公里。
该车后部配备了两根橙蓝相间的电线,这些电线盘绕于车身保险杠,一直延伸至脚踏板处的铁质储物盒,并与另一块电池相连。“一旦一块电池电量告罄,只需拔下插头,更换为备用电池,车辆便可以继续行驶。”
记者向店内员工提出对这种电池改装可能存在的风险表示疑问,而对方却显得毫不在意,“一旦车辆上了牌照,便无人过问,即使超标也不会有问题,根本没人会去检查你的电瓶。”
8月28日,记者观察到,电商平台正公开出售爱玛电动车的解码设备。相关信息可见于该平台商品展示页面。
买车就能免费改,限速25km/h刷到60km/h
除了更换超标电池外,不少车店还会帮车主解除限速。
依据我国最新国家标准,电动车的速度上限被设定为25公里每小时。十里河地区的哈啰电动车专卖店工作人员透露,每辆电动自行车在出厂时其速度上限均为25公里每小时,然而,他们能够通过解码刷写的方式将速度提升至大约60公里每小时。“购车后可免费提升速度,使用解码器即可解锁速度限制,不同品牌对应不同的解码工具。”
该店铺经销多款电动自行车,包括新蕾、哈啰、格林豪泰等品牌。据店员透露,制造商将向他们提供专用的解码设备,而这些解码设备因厂家而异。一旦解码器与车辆匹配成功,即可轻松解锁限速功能,整个过程操作简便,通常在10分钟内即可完成。
8月12日,马家堡路的爱玛电动车店内,一位车主请求店员为其车辆取消限速。记者目睹了这一过程,只见店员拆卸了电动车的后座,并使用类似电动车钥匙的物品将后座底部的线路连接起来。随后,店员轻按几个按钮,现场进行了速度测试,结果显示该电动车最高速度可达37公里每小时。整个调整过程用时不到一分钟。
这位车主向新京报的记者透露,大约一周前,他在该店铺购置了这辆电动车。购买时,店家告知,依据规定,电动车的速度上限为25公里每小时。若顾客觉得速度偏慢,在办理完牌照手续后,可返回店铺调整车速,且此服务免费。
新京报记者在电商平台进行搜索时发现,众多商家正出售电动车解码器,其价格区间跨度较大,从68元至180元不等。
该网店销售一款爱玛品牌电动车解码器,售价为69.76元。该解码器外观与电动车钥匙相似,并配备了一个黑色塑料外壳。商品描述中提到,该解码器兼容爱玛新国标的多款电动车。
这款解码器销量颇佳,已售出624台。有消费者留言反馈,该解码器仅需10秒即可解除限速,解除后最高速度可达36公里每小时。另有评价提到,“安装过程十分简便,速度相比之前有了显著提升。”消费者还表示,“电车行驶速度明显加快,轻松就能超越他人。”
此外,在电商平台上,众多知名品牌如雅迪、绿源、台铃以及绿能等,它们的电动车解码器均有销售。
在爱玛电动车专卖店,记者询问购车事宜,店员便向其推荐了一款价格3999元的电动车。这款电动车具备80公里的续航能力,并且符合上牌条件。店员进一步说明,车辆上牌后,车主可以免费到店进行提速服务,只需用解码器进行简单操作,“只需轻轻一刷,车辆最高速度可达40km/h,速度相当快。”
记者实地考察发现,在众多电动车店中,改速已成为一种常见做法;位于十里河附近的哈啰、爱玛、绿源、新日等电动车专卖店,都提供这项服务;一旦解除速度限制,电动车的行驶速度便能够提升至每小时四五十公里。
除了放宽了对速度的限制,众多电动车销售点的员工一致透露,顾客可以在店内对车辆外观进行改造。在哈啰电动车店,工作人员明确指出,根据规定,电动车是不允许安装后挡泥板和车尾储物盒的,尽管如此,仍有部分车主会选择到店内进行改装。
安装一副尾部护杠与储物盒,价格大约在九十元左右。此外,还有不少热衷于改装的爱好者,他们来到店铺进行外观升级,包括安装镭射灯、更换弹簧、调整避震系统以及升级音响等,整个过程的花费往往高达上万元。
8月20日,在北京市十里河周边,哈啰电动车店面前,一位闪送骑手的车上脚踏板处放置了一块额外的电池。该场景由新京报记者刘瑞明拍摄。
骑手高价加装电池,曾引发起火事故
新京报记者经过调查发现,部分车主因日常出行和上下班需求,选择对车辆进行改装,然而,众多依赖电动车配送的骑手也纷纷效仿,这种行为可谓是相当激进。
他们对速度与续航能力有着更高的追求,这一行为已演变成行业内的“潜规则”。部分骑手不惜花费上万元,安装大功率的锂电池,而另一些骑手在购买车架后,还会在另一家车行进行拼装,打造出动力强劲、续航能力高的车辆。
李芳不久前刚刚踏入骑手这一行列。对于他们来说,电动车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所以骑手们频繁地光顾电动车店。她透露,配送站的站长和同事们会向新骑手推荐一个特定的车行去购买或租赁电动车。“你只需告诉车行的人你要买外卖车,他们便会明白你需要什么样的车型。”
李芳在解释中提到,这类外卖车普遍存在超速行驶和电池规格超标的问题。对于他们而言,若车辆未超速或电池容量不足,便难以增加订单量。为此,她花费1850元购置了一个电动车车架,并在其他车行以每月300元的租金租用了两块大功率电池,这两块电池均被安装在车上。
王威成为外卖骑手仅仅五个月,他所驾驶的电动车装备了两套铅酸电池。这辆电动车是他在朋友使用三年后赠予的,而那两套电池则是他从车行以1600元的价格购买的。
电池的组装过程显得极其粗略,且安全隐患明显。打开后座上的铁链锁,只见座仓内有三块黑色电池堆放,它们被胶带紧紧捆绑。电线暴露在外,直接与每块电池相连。王威将电池拿起,下方又露出另一组铅酸电池,这两组电池通过黑色的电源线相互连接。
梁周的改装行为显得格外大胆。他从事骑手职业已有三年时光,为了适应工作需求,他对于改装可能带来的风险选择了忽视。他的摩托车上加装了两块容量巨大的电池,型号分别为72V120Ah和72V60Ah。这套设备总共花费了大约一万五千元人民币,现在的车辆速度能够达到每小时50公里,续航里程更是可以达到300公里。
在调查过程中,记者观察到,那些提供改装服务的商家们对于改装可能存在的风险选择沉默不语,与此同时,改装车辆的车主们对这些问题也缺乏足够的认识。
自2018年11月1日起,《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明文规定禁止对已出厂的电动自行车进行加装或改装电动机、蓄电池等动力部件,亦不得更换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关动力部件。若有人从事经营性拼装、改装电动自行车的活动,将受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责令整改,并可能面临3万至5万元不等的罚款。
北京东城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一处副处长黄维方向新京报记者透露,经过非法改装的电动车,未能满足《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中的技术要求及规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他指出,电动车电池的输入电流和电压都有明确的限制,一旦进行非法改装,电池的电流和电压便会发生变化,从而增加了火灾发生的风险。
黄维方透露,在今年的8月份,一位外卖骑手停在胡同口的电动自行车不幸发生了火灾。该车辆配备了两种电池,一种安装在脚踏板中的铅酸电池,另一种则置于后座的锂电池。恰逢雨天,电池因进水导致短路,从而引发了火灾。幸运的是,附近的居民及时发现并迅速扑灭了火势,避免了更大的损失和人员伤亡。
电动车发生火灾,原因众多,包括电池老化、线路短路、内部故障以及雨天进水等。此外,非法改装亦是导致火灾的重要因素之一。依据过往案例,那些加装电池、调整过速度限制的电动车更容易引发火灾,而未经改装的原装电动车则相对安全。
王志伟,某地市场监管局质量监督与认证认可股的负责人,向新京报的记者透露,电动车在离厂前会经历型式实验,而在离厂时,各部件的配置已经预先设定,且在不改变这些配置的前提下,可以确保其安全性。然而,若销售者擅自更改电动车的出厂配置,进行私自改装,这种行为便构成了违规,甚至可能触犯法律。
王志伟指出,目前市场上存在一些不法商家,他们擅自将铅酸电池电动车改装成锂电池车,甚至更改电动车的电池型号,提升其容量,此类行为属于非法改装,无疑会提升电动车使用的安全隐患。
8月20日,在北京市十里河区域,哈啰电动车专卖店内,店员透露他们能够提供电动车改装服务。摄影:新京报记者 刘瑞明。
北京开展专项整治,举报奖励制度奏效
自今年起,接连发生了多起电动车引发火灾并造成人员伤害的事件,这些事件背后的改装问题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同时,相关部门对于非法改装行为的整治工作也在持续加大力度。
7月18日,杭州发生了一起电动车起火事故,导致一家三口受伤,其中父亲和7岁的女儿遭受了严重烧伤。对此,新京报记者深入调查了涉事电动车的购买门店,店员透露,该电动车在销售时配备的是铅酸电池,而非事故中使用的锂电池。随后,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火灾调查组进行了调查取证,初步推断,火灾的起因可能与电动车锂电池的故障有关。
7月20日,中国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举办了一场视频会议,会上,该局副局级领导曹奇公布了自年初至今全国范围内电动车火灾的相关数据。
消防救援局数据显示,自今年起,我国共发生电动车火灾6462起。具体到火灾发生地点,居民住宅、自建房以及沿街门店成为电动车火灾的多发区域。分析火灾原因,电气故障和自燃是导致电动车火灾的两大主因,分别占据了火灾总数的62.1%和23.5%。至于电动车电气火灾的根本原因,则包括过充电、电池单体故障以及电气线路短路等。
曹奇提出,各区域需依据自身情况,全面加强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的预防、处理及后续监管工作。同时,需强化对电动自行车销售企业和经营场所的监管力度,严格整治电池等违规改装行为。
自今年5月份起,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便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了一项针对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的专项治理活动,该行动持续了整整6个月的时间。
本次行动着重加强了对电动自行车销售主体的监管力度,依法对销售不合格车辆、伪造或冒用认证证书等违法行为进行了查处。同时,对于销售带有解速、调速功能等器件的情况,将加大追踪和处理的力度,严格打击非法改装和拼装电动自行车的违法行为。
7月12日,新京报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自全市启动整治非法改装和销售不合格电动车及蓄电池的行动以来,共对45起电动车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并扣押了61辆非法电动自行车,罚款总额接近50万元。此外,还强化了对电动自行车目录的管理,今年至今已累计删除了209款车型。
行业组织积极行动。在今年的3月份,北京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携手该市11家知名电动自行车企业,共同推出了非法改装电动车举报奖励机制。该制度涵盖了雅迪、新日、爱玛、绿源等多个知名品牌,并对勇于举报非法改装电动车的个人给予了奖励。
8月2日,据北京市市场监管局透露,近期有一家电动车品牌企业向一位举报非法改装电动车行为的北京市民发放了1万元奖励。这位市民成为本市实施举报奖励制度后,首位获得奖励的个人。
近期,一位举报者在网络平台上留意到,一家名为“北京酷车联盟”的企业声称能够提供电动车改装服务。于是,他决定亲自前往西城区的一家电动车店铺进行秘密调查。在调查过程中,举报人发现这家公司不仅提供车速调节服务,还提供更换大功率电池和电机的服务。
经过技术鉴定,证实了两家公司涉嫌非法改装电动车的违规行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这两家违规企业分别实施了没收违法车辆和处以5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措施。
北京市相关市场监督管理机构及行业组织敦促公众,为确保个人及财产安全,切勿骑行擅自改装的电动车辆。
(文中李芳、王威、梁周均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 刘瑞明 陈琳 实习生兰涵
编辑 李明
剪辑 王丹阳
校对 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