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多国老龄化加剧,高龄就业现象越来越常见

发布号 4 2025-07-06 17:07:54

全球多个国家老龄化趋势的加深,使得“高龄就业”现象愈发普遍。特别是在那些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的国家,那些本应退休安享晚年的老人,如今却成了职场上的新生力量。

日本《朝日新闻》报道指出,日本65至69岁年龄段中,有高达50.3%的人选择继续工作。在65岁及以上的老年群体中,也有25.1%的人坚守岗位。尽管日本法律规定法定退休年龄为60岁,然而,在过去的数年间,日本政府一直积极倡导并支持“高龄人士重返职场”。

尽管日本在全球范围内老年人就业率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据经合组织公布的数据表明,去年韩国65岁及以上的就业人口比例达到了34.1%,这一比率创下了历史最高记录,并且使得韩国在全球范围内跃居首位。

“高龄就业”现象不只发生在东亚,欧美国家也面临同样的境况。

德国联邦统计局在2021年发布的数据表明,德国的就业人数达到了约3820万,其中大约有103.9万人是在退休后选择重新投入职场的人士,这一数字是十年前的两倍。早在2007年,德国议会就通过了相关方案,旨在采取“逐步推进”的方式推迟退休年龄。自2021年起,每年退休年龄将延长一个月,自2024年起,每年延长两个月,最终在2029年实现67岁退休的目标。

与德国的高龄工作者相较,美国的“银发族”在工作岗位上似乎更易受到近期经济状况不佳的冲击,他们坚持工作的主要动因是退休保障的不足。根据统计数据,2000年美国65至74岁的老年人中,大约有19.2%仍在职场,而到了2020年,这一比例已增至26.6%,预计到2030年,这一比例还将进一步攀升至32%。

全球范围内,"高龄就业"这一现象的频繁出现和加剧,其根本原因在于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

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的国家,长期低生育率的影响下,青壮年劳动力数量普遍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这既可能引发劳动力市场出现“用工短缺”的现象;同时,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社会养老保障的支出规模也将不可避免地持续扩大。在这种“减少”与“增加”的对比中,一些本应退休的老年人不得不再次投身职场。

面对这一无奈却又不容置疑的现状,若干国家在推动老年人就业及维护老年人工作权利方面进行了探索。比如,日本和韩国政府近期特地成立了旨在扶持老年人融入社会活动的专门机构,并举办了诸如“银发招聘会”等活动。而美国劳工部则每年在9月的最后一周举办全国性的“老年工人就业周”,旨在提升全社会对老年劳动力的认知。

梁凡

全球多国老龄化加剧,高龄就业现象越来越常见

上一篇:315晚会曝光人脸识别隐患,百度人脸识别系统能否抵御?
下一篇:爱国者与图拉斯蓝牙耳机哪个更值得买?区别大吗?实测告诉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