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换脸技术开源,手机上传的动态视频还都是真人吗?

发布号 5 2025-07-06 19:08:29

不断涌现的“AI换脸”技术已被公开,这让我们不禁疑问,手机中分享的动态视频是否还保持着真实面貌?

在现今社会,无论是进行金融理财、医疗社保操作,抑或是登录社交平台、进行人脸识别考勤,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来验证个人身份的现象已经变得非常普遍。在人脸识别技术中,活体检测通常依赖动作配合、唇语识别以及静默活体检测来区分“真人”与照片、面具等,确保识别的准确性,避免了打印照片、翻拍照片或使用面具等手段欺骗系统的问题。然而,仍有部分用户上传经过AI变脸、换脸等合成的视频,试图逃避检测。使用“换脸”技术制作的人脸图像往往难以用肉眼识别其真伪,并且由于人脸数据关联着用户的肖像及个人隐私,对这类数据的篡改行为也对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

(人脸合成图片示意)

对此情形,百度大脑在人脸识别的活体检测领域率先推出了对合成人脸图像的识别功能,同时将该功能融入了“人脸检测”、“H5视频活体检测”以及“在线活体检测”等API中。依托多种活体检测技术的支持,该新增功能能够有效识别出由AI换脸技术和黑客工具所生成的人脸图像,从而将安全级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这项新功能在人脸识别、新闻真实性验证、肖像权保护、以及色情内容审查等多个领域展现出显著的实际应用价值,它不仅有效地维护了众多个人用户的数据和权益,同时也助力企业增强了服务的安全保障水平。

百度大脑的“人脸检测”、“H5视频活体检测”以及“在线活体检测”API功能得到了升级,新增了人脸合成图的识别功能。

在线活体检测+人脸离线采集SDK,有效防止屏幕二次翻拍

据相关资料显示,“在线活体检测”这一功能主要是与“人脸离线采集SDK”相结合,服务于原生APP(包括iOS和Android系统)的实名认证、远程身份验证以及人脸登录等场景。“在线活体检测”API中集成了人脸合成图的识别功能,该功能依托深度学习技术,能够识别图像中人像的瑕疵,例如摩尔纹、成像异常等,以此来判断目标对象是否为真实活体。这一功能有效地阻断了静态图片、屏幕或视频翻拍等作弊手段,从而显著增强了业务的安全性。

在APP端的实名认证机制中,所采用的“人脸离线采集SDK”技术能够在设备本地进行离线操作,对用户执行特定动作的完成度进行检测。这一方案兼容iOS、安卓、Linux等多种操作系统及设备平台,并能够有效抵御静态图片等类型的攻击手段。用户需根据具体业务需求,挑选合适的动态操作,随后SDK将自动抓取人脸图像,并通过“在线活体检测”功能进行再次核实,以确认图像是否遭受了屏幕翻拍、视频翻拍或面具/模具等攻击手段。只有这两道验证步骤都顺利通过,才能算作完成了完整的活体检测过程。

(APP端实名认证方案)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系统首先会搜集用户所拍摄的身份证正面图像,并对其进行身份识别;紧接着,利用人脸离线采集SDK指导用户进行带有动作的活体检测,捕捉清晰的高质量活体人脸图像;随后,基于“在线活体检测”功能对图像进行进一步的核实,确认图像是否为纸质照片、视频复制或人脸合成等;最终,与权威的身份信息数据库进行比对,以验证用户身份信息的准确性,并判断操作是否为用户本人进行。

H5视频活体检测,轻量化实现身份核验

H5网页等场景中,“H5视频活体检测”功能得以应用,用户需录制并上传视频以实现活体检测。在录制过程中,用户需朗读系统随机分配的语音验证码,算法随后分析视频中的面部信息和语音验证码的匹配度,以此完成活体检测。与APP中动作验证加静默图片活体检测,或仅使用静默图片活体检测相比,H5视频活体检测方案具备更高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开发者可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在百度智能云平台后台定制适宜的身份信息登记与生物特征验证方案。配置完成后,系统将自动创建专属的H5页面和操作流程。此方案对开发语言无特定要求,开发者只需将其嵌入至个人微信小程序、公众号或各种H5业务场景中,即可实现用户的实名认证。该方案支持轻量级集成,并具备跨平台应用的能力。

(H5端实名认证方案)

用户在操作过程中,首先需录入个人身份信息,随后按照“H5视频活体检测”的步骤进行,通过语音验证码或唇语完成活体检测,确保所拍摄的人脸为真实用户;随后,系统将对活体人脸图片进行复检,并与官方身份信息数据库进行比对,以评估用户身份信息的准确性,进而确认操作是否由本人执行。

截至目前,百度大脑的AI开放平台上的“实时生物特征验证”以及“H5页面视频生物特征验证”功能,已被广泛纳入多种人脸识别应用场景之中。例如,在房产交易平台对经纪人进行身份核实;在保险的投保、核保及理赔环节中,协助核实用户的真实身份;在手游、网游的售后服务中,识别用户身份以便用户自助完成密保产品解绑、认证手机修改等操作;还有运营商实施实名制办理手机卡、汽车租赁等业务时,活体检测技术使得实名认证更加安全可信。

据了解,百度大脑的人脸识别技术涵盖了6种离线与在线的活体检测服务,这些服务包括动作检测、语音识别、唇语分析、RGB静默活体检测、3D结构光深度静默活体检测以及近红外静默活体检测等,这些手段旨在防止作弊行为。它们能够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并且可以灵活搭配使用,从而有效保障业务的安全性。不仅如此,百度公司积极推动人脸识别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普及,在4月16日举行的大脑开放日活动中,特别举办了一场线上发布会,推出了百度大脑开放平台下的“度目”视觉硬件系列,包括四款新品:度目人脸应用套件、度目AI镜头模组、度目视频分析盒子和度目人脸抓拍机。这些产品以高灵活性、高易用性和高性价比为特点,旨在显著提高人脸识别应用的效能和成效。以上产品将于5月在百度AI市场开售。

当前,百度人脸实名认证系统已实现带有活体检测功能的全面升级,该方案适用于H5和APP平台。用户可在控制台直观地管理多个项目和多样化的部署模式,实时调整身份验证流程及相关参数,并查阅验证记录;此外,系统还提供了示例工程和用户界面样式,用户只需进行四步简单配置,即可迅速完成集成和接入。诚挚邀请您来体验。

(配置完成的H5端实名认证方案)

AI 换脸技术开源,手机上传的动态视频还都是真人吗?

上一篇:小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关键:培养默读习惯、调整不良习惯与保持安静环境
下一篇:上海大众DSG变速箱故障投诉量直线上升,问题究竟出在哪?
相关文章